Recherche avancée

卢森堡大公国驻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使馆 > 卢森堡大公国 > 大公家族 >

大公家族

大公家族在艰难时世中深受民众信任,因而在卢森堡社会中始终享有很高的声望,例如:在二战的抵抗运动中,夏洛特女大公就是一名中心人物。她的事迹在众多重大事例中十分耀眼。大公家族通过努力,成功地将万众一心维护祖国统一的理念传达给卢森堡人民。时至今日,这种思想意识仍然是卢森堡国家稳定、长治久安的重要因素之一。2000年10月7日,亨利大公宣誓即位,成为大公家族史上的一件大事。亨利大公世袭了皇家徽章,成为拿骚瓦尔堡王朝第六任统治者。他继承了父亲的政治风格,并通过强有力的手段,加强了民众与王权之间的联系,把历史传统和时代精神紧密地结合起来。

1) 大公府的诞生

1814年至1815年,欧洲各大国云集维也纳会议,商议重新划分欧洲政治版图、重新建立欧洲统治秩序。会议决定建立尼德兰王国,并由奥兰治拿骚的威廉担任国家元首;卢森堡公国晋升为大公国,同时交给威廉一世兼领。从理论上说,维也纳会议使卢森堡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但实际上,卢森堡为威廉一世掌控,沦为尼德兰的第十八个省。

1839年的《伦敦条约》使卢森堡真正获得了独立。《伦敦条约》确立了卢森堡大公国的主权与独立,然而,卢森堡随即与荷兰王国订立了“个人联盟”,后又成为德意志联邦的成员国。《伦敦条约》生效后,卢森堡分裂为两部分:法语区并入比利时王国,德语区建立了独立的大公国。

随着国家获得独立,国家属性也逐渐确立。1890年以来,在大公府的治理下,大公国的国家属性日益加强。

1783年,随着奥兰治拿骚家族最后一位男性继承人的去世,大公家族这一支血脉的统治也宣告结束。大公家族的另一支血脉——拿骚瓦尔堡家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尼德兰的威廉三世去世后,因没有男性继承人,大公国的王位由拿骚的阿道夫公爵继承,而威廉三世的长女薇赫明娜则在尼德兰继承了其父的王位,开始统治国家。随着威廉三世的逝世,卢森堡与荷兰之间的“个人联盟”也随之瓦解。

1890年,拿骚家族73岁的阿道夫大公建立了卢森堡王朝,此后由其直系后代继承爵位。

2) 大公国的君主

阿道夫大公于1890年12月9日在议会宣誓就职,并于1891年7月23日意气风发地进驻卢森堡市。他获得了维安登城堡、伯格城堡和费什巴赫城堡的所有权。其后,阿道夫大公把全部政务交给卢森堡政府的首脑保罗·伊氏成(Paul Eyschen)决策,自己则在巴伐利亚的霍恩堡城堡度过余生。从此,王朝由卢森堡人民掌管。

阿道夫大公的长子威廉四世于1902年被任命为代理大公,并于1905年继承了父亲的爵位。威廉四世大公任职期间,坚定地提出大公独立于政党之外,并高于政党的政治地位。因身体原因,威廉四世大公任命其夫人丽亚·安娜·德·布拉干萨为首席代理大公,1908年又任命其为摄政王。威廉四世婚后育有六个女儿,他似乎预见到了自己百年后可能后继无人,因此,威廉四世拟定了新的《家庭法》。新法于1907年4月16日经议会讨论后通过,并于1907年7月10日起生效。根据新法的规定,威廉四世大公的爵位由其长女玛丽·阿黛拉伊德公主继承。1912年2月25日,威廉四世大公与世长辞。

玛丽·阿黛拉伊德女大公是第一位在卢森堡本土出生的统治者。1912年6月18日,玛丽·阿黛拉伊德即位。两年后,即1914年8月2日,德国军队入侵大公国,政府对这种违背卢森堡中立国立场的举动表示抗议,并与德国战争机器断绝了一切来往,以保护卢森堡人民的利益。1918年11月11日,德国侵略者撤离卢森堡。德军的入侵仅仅在军事方面对卢森堡造成了些许影响,而对国家结构没有造成任何影响。

玛丽·阿黛拉伊德女大公在议会任职期间坚决维护自己在政治和社会事务中的权益。由于深受天主教的影响并深信自己是上帝选中的统治者,玛丽·阿黛拉伊德女大公夺取了干预政治事务的权利。尽管从不僭越《宪法》规定的权限,她仍然招致了同时代反对派的强烈反感。1919年1月,在革命的动荡局势下,玛丽·阿黛拉伊德女大公被迫退位。

为了挽救风雨飘摇的王朝,总统埃米尔·罗伊特说服玛丽·阿黛拉伊德女大公让位给其妹夏洛特,而玛丽·阿黛拉伊德本人则加入位于意大利摩德纳的圣衣会修行。1924年,玛丽·阿黛拉伊德在自己家族的霍恩堡城堡逝世。

夏洛特女大公在艰难时世中即位,其任职期间局势有所扭转。1919年9月28日举行的公民政治投票的结果显示:77.8 %的卢森堡人民支持夏洛特女大公来治理卢森堡王朝。

1919年11月6日,她和波旁·帕尔马王朝的费利克斯王子结为夫妇。她的婚姻巩固了大公府在卢森堡人民心中的地位。婚后,夏洛特夫妇育有六个孩子:让(生于1921年),玛丽·阿黛拉伊德(生于1924年),玛丽·加布里埃尔(生于1925年),查尔斯(生于1927年)和阿历克丝(生于1929年)。

1919年修订后的《宪法》重新明确了立储事宜。《宪法》对国家元首的人选和国家元首的权限均做了规定。

1920年12月16日,卢森堡加入国际联盟;1921年,比利时——卢森堡经济联盟(比卢经盟)创立:这是两次大战期间的两件大事。卢森堡面临着世界经济危机,焦头烂额的政府推行了勤勉的外交政策,使卢森堡的国际地位与日俱增。但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期,战争再次迫在眉睫。

1940年5月10日,德国军队入侵卢森堡,侵犯了其中立国的立场。夏洛特女大公在家人和政府的陪伴下开始了流亡生涯。从法国开始,途经西班牙、葡萄牙、英国、美国和加拿大。在伦敦,女大公与同盟国会合并,建立了卢森堡临时政府。在此后的流亡中,夏洛特女大公极大地鼓舞了卢森堡人民的抵抗热情,她的态度激励了民众团结一致,共抗侵略者的斗志。1945年4月14日,夏洛特女大公回到了自己的祖国,受到了祖国人民的热烈欢迎。卢森堡人民把她视为抵抗外敌入侵的象征。

1961年4月28日,夏洛特女大公任命其长子让为代理大公,1964年12月12日自动退位,回到费什巴赫城堡安度晚年,1983年7月9日在费什巴赫城堡与世长辞。

卢森堡的让大公,即拿骚公爵、波旁·帕尔马王朝的王子,于1921年1月5日生于卢森堡的伯格城堡。他童年大部分时间是在伯格城堡度过的。让在卢森堡接受了小学和中学教育,在英国约克郡的艾姆培尔福斯学院完成了大学学业。

1939年1月5日,王子让加冕,世袭了卢森堡大公爵的头衔,成为大公国未来的国家元首。

1940年5月10日,德国入侵,大公和家人及政府离开了卢森堡。在魁北克,让在拉瓦尔大学选修了法律和政治课程。1942年,让以志愿者的身份加入英国军队,参与了爱尔兰保卫战,并因此在1943年获得中尉军衔,1944年被擢升为长官。1944年9月10日,他随美国军队穿过了卢森堡边境线,解放了大公国。当天下午,让到达卢森堡市,获得了群众的热烈欢迎。9月13日,让重新入伍,再次随盟军踏上征程,远征德国,直至战争结束。

1945年4月14日,让回到了卢森堡,并协助夏洛特女大公顺利回国,结束流亡生涯。

1953年4月9日,让与比利时公主约瑟芬·夏洛特结为夫妇。他们有五个孩子:玛丽·阿丝特里德公主生于1954年2月17日,亨利王子生于1955年4月16日,让王子和玛格丽特公主生于1957年5月25日,纪尧姆王子生于1963年5月1日。

1951年至1961年期间,让在国务院供职。这段经历使他深刻地认识了国家机构、立法机关和政治生活。

1961年4月28日,夏洛特女大公任命让为代理大公;1964年11月12日,让在议会庄严宣誓即位。

在让大公36年的国家元首生涯中,国家经历了无数变故,尤其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钢铁危机、工业多元化和国家向金融中心转型,以及建立欧盟机构等众多大事。

2000年10月7日,让大公让位给儿子亨利大公。

约瑟芬·夏洛特大公夫人,比利时公主,生于1927年10月11日。其教母为卢森堡女大公夏洛特。

约瑟芬·夏洛特的童年是在史图温堡度过的。使图温堡是其父母——比利时王子利奥波德和瑞典公主阿思蒂——的封地。她的父亲利奥波德——即后来的阿尔贝国王——于1934年2月23日即位,不幸在比利时的曼彻莱斯戴姆斯(Marche-les-Dames)死于非命。

约瑟芬·夏洛特七岁的时候,她的母亲阿思蒂王后在瑞士魁斯纳赫特市的一起惨烈车祸中丧生。约瑟芬·夏洛特1940年开始在寄宿学校读书,1942年以后接受私人教育。战后,皇室家族在日内瓦附近的普莱格尼(Prégny)定居,约瑟芬·夏洛特公主便在那里继续学业。

1953年4月9日,约瑟芬·夏洛特公主和让大公在卢森堡天主教大教堂结婚。婚后,她相夫教子,关注卫生事业,1964年当选为卢森堡红十字会会长。2005年1月10日,约瑟芬·夏洛特在费什巴赫城堡与世长辞。

亨利大公是让大公与约瑟芬·夏洛特大公夫人的长子,1955年4月16日生于卢森堡贝茨多夫城堡。

除了卢森堡语,亨利大公还会讲法语、英语、德语和西班牙语。他在卢森堡和法国读完中学,并于1974年在法国获得学士学位。之后,亨利到瑞士日内瓦大学继续学业,1980年毕业于政治学专业。亨利大公在美国康涅狄格州美田市的圣心大学获得人文学专业荣誉博士学位,又在美国俄亥俄州牛津市的迈阿密大学获得法学荣誉博士学位。此外,他还获得了泰国孔敬大学的经济学荣誉博士学位、德国特里尔大学和尼加拉瓜莱昂大学的政治学荣誉博士学位。

1974年,亨利王子进入英国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读书,并于1975年担任军官。1989年起,他成为英国伞兵营的荣誉少校。亨利大公指挥卢森堡军队并被授予上将军衔。

1981年2月14日,亨利大公和玛丽亚·特雷莎·梅斯特结为夫妇。与亨利大公一样,玛丽亚·特雷莎·梅斯特也于1980年毕业于日内瓦大学政治学专业。亨利夫妇为卢森堡皇室育有四男一女:纪尧姆王子(生于1981年11月11日),菲利克斯王子(生于1984年6月3日),路易斯王子(生于1986年8月3日),亚历山德拉公主(生于1991年2月16日)和塞巴斯蒂安王子(生于1992年4月16日)。

1977年,经济发展委员会成立,王子作为荣誉会长,亲自率领贸易代表团到世界各国考察,为卢森堡大公国成为投资中心发挥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1980年至1998年期间,身为大公王储的亨利在国务院供职,这段经历使他深刻洞察了大公国的司法机构职能。1998年3月4日,根据《宪法》第42条规定,亨利被指定为让大公的代理大公。2000年10月7日,让大公退位,亨利大公即位,成为卢森堡大公。

玛丽亚·特雷莎·梅斯特大公夫人是何塞·安东尼奥·梅斯特雷和玛丽亚·特雷莎·巴蒂斯塔——法拉德梅斯特雷夫妇的女儿,1956年3月22日生于古巴哈瓦那。

1959年10月的革命期间,玛丽亚·特雷莎随父母离开了古巴,全家迁往纽约。1965年,全家在西班牙桑坦德的家中生活了几个月后,又迁往日内瓦,最终在日内瓦定居。

1980年玛丽亚·特雷莎毕业于日内瓦大学政治学专业。在日内瓦大学,她遇到了未来的丈夫亨利王子。1981年2月14日,玛丽亚·特雷莎嫁给了亨利王子,即后来的卢森堡大公。

自从丈夫2000年10月7日即位后,玛丽亚·特雷莎成为卢森堡大公夫人。自1997年6月10日起,大公夫人担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亲善大使,积极推广女子和妇女的教育,并发放微额贷款。作为数家人道主义组织的主席,玛丽亚·特雷莎大力支持妇女独立运动,保护妇女的权利。因此,大公夫人对于任何以提高妇女儿童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为目的的教育项目,均深表支持,并愿意提供微额贷款。

大公夫人是“亨利大公和玛丽亚·特雷莎大公夫人基金会”的荣誉会长。“亨利大公和玛丽亚·特雷莎大公夫人基金会”致力于救助在生理、心理和精神方面需要帮助的卢森堡人民和在学习上有困难的儿童,同时支持爱心救助发展项目。大公夫人也是卢森堡红十字会的会长和卢森堡癌症基金会的会长。

2006年7月13日,大公夫人在纽约获得2006年度“和平之路”奖。每年,这一奖项颁发给为人道主义和社会事务做出突出贡献的公众人物。列赫·瓦文萨、科菲·安南和博杜安国王都曾经获得这一奖项。

3) 君主立宪制

卢森堡是实行君主立宪制的民主国家的代表。《宪法》第1条明确规定:卢森堡大公国是一个“自由、独立、不可分割的民主国家”。第51条指出卢森堡大公国的政体是议会民主制。《宪法》规定,卢森堡是君主制国家,大公为国家元首。

国家实行君权,大公有权行使君权。《宪法》和法律规定大公只能行使此类权力。

4) 国家元首

大公即位时,要在议会或议会指定的代表团面前宣誓:“我宣誓遵守卢森堡大公国的《宪法》和法律,誓死捍卫国家独立和领土完整,同时保护公共自由和私人自由不受侵害。”(第5条)

根据《宪法》第33条规定,大公是“国家元首,是国家统一的代表人和国家独立的捍卫者。大公根据国家《宪法》和法律的规定行使权力。”

大公在外事活动中代表国家,享有立法权,同时以其名义公正行使行政权力。但是,大公没有司法权,不得干涉司法事务。

大公法律地位的特点是由以下因素构成:大公职责的代表属性、其权力的合宪性、其本人的不可侵犯性、免责性和与大公世袭权有关的专门规定和以及王室专款。

大公的“代表属性”以《宪法》规定的“世袭皇位原则”为基础。《宪法》将国家元首置于政党之外,并高于政党的地位,以确保大公公正执事,不得偏私。

大公的“不可侵犯性”指的是任何人不得控告或迫害大公,任何辖区不得审讯大公或要求大公对自己的行为作任何解释。这种不可侵犯性包含了完全的免责性。免责性是全面、绝对的,既包括刑事立场,也包括政治立场。

大公的政治“免责性”指的是大公的行政责任要由一个相应的人物来承担。大公在行使其政治权力的过程中,采取的任何措施必须与一名政府官员对签后方可实施,且全部责任也将由这名官员承担。

5) 大公的特权

大公国的《宪法》给予了大公诸多特权,但事实上,大公行使君权的手段比《宪法》中指出的更加切合实际、行之有效。

大公的权力主要在《宪法》第33条和48条中做出了规定。1919年重新修订了1868年《宪法》中规定的王室特权:君权不再由君主一人掌控,而是由国家掌控。个人政治的情况不复存在。大公要按照国家《宪法》和法律的规定行使权力。

大公颁布法律。大公在议会投票后的三个月内公布决议(第34条)。大公有权制订必要的法律、法令来确保法律得以实施,但大公不得干涉司法事务。

大公有权组建并督导行政事务组织,并有权任命公务员和军官。最后,大公有权指挥武装军队来维持本国的秩序,保卫祖国的安全。

法院和法庭以大公的名义执行司法权,并以大公的名义进行审判和裁决(第49条)。但是,大公没有司法权,不得干涉司法事务。但是,《宪法》又规定,大公可以对法庭的审理结果进行重审或为犯人减刑。

从理论上说,大公决定政府部门的组建。一个政府部门至少由三名成员组成。必要时,大公可以自由任免政府官员。但是,实际上,大公选择的往往是仲裁人员或组建人员(即被指定为着手组建政府的人员),该成员通常会通过选举当选为首相。首相向大公提交政府组成成员的名单,这些成员一般是议会中各政治团体的领袖。大公继而在政府成员面前接受任命并宣誓。大公有权解聘政府官员,但迄今为止尚未有大公行使解聘权利。通常的做法是:立法选举结束后,政府官员向大公递交集体辞呈。

大公在国外代表国家,并以国家的名义在国际社会开展活动。大公也可以与其他国家缔结条约,但是这些活动必须得到议会的同意。

6) 即位顺序

根据《宪法》第3条规定,按照1783年6月30日协议、1815年6月9日《维也纳条约》第71条和1867年5月11日的《伦敦条约》所指出的,大公国的王权由拿骚家族世袭。

1783年《家庭协议》

皇位的继承遵从直系长子继承权制度,排除了女性后代继承王位。如果掌权的拿骚家族中没有男性直系后代或男性旁系后代,则王权自动传给其他支脉的男性后代。如果各支脉均无男性后代,则王位由在朝家族的女性后代继承。

1815年《维也纳条约》

本条约公布了《1783年法案》中规定的由拿骚家族的两大执政血亲订立的卢森堡大公国的继位顺序。事实上,早在维也纳会议期间,在大公国由尼德兰王国的国王威廉一世兼领的时期,奥兰治拿骚王子就已经成为了大公国的大公,并且爵位由其后人永久性地世袭。同时,卢森堡也是德意志联邦的一部分,威廉一世成了实际上的卢森堡大公。

1867年《伦敦条约》

本条约第1条维系了大公国和奥兰治拿骚府之间的关系,并确认拿骚家族的男性成员在大公国的权利。

1907年《家庭法》

1906年,威廉四世大公的健康状况堪忧,况且,威廉四世大公与妻子丽亚·安娜·德·布拉干萨婚后只有六个女儿,这使他为王室继承人的问题大伤脑筋。因此,他拟订了新的《家庭法》,经议会批准后,确保了他的女儿可以继承王位。《家庭协议》第42条补充了这点。

大公即位

因现任大公死亡或退位造成王位空缺后,既定的继承人有权继位。继承人依照权力继位,而不是依靠宣誓继位。但是,在以下两种情况下大公必须交出王权。

摄政

“大公死亡后,如果其继承人尚未成年,则摄政必须按照《家庭协议》的规定进行。”(《宪法》第6条)

如果现任大公尚未成年,尚无管理国家事务的能力,则由其健在的母亲根据《家庭协议》的规定担任摄政王。摄政王仅在宣誓时可以就职。在摄政期间,摄政王临时享有君主特权。但是,《宪法》第115条规定:“摄政期间,不得更改《宪法》中有关大公的宪法特权、大公的地位和继承顺序等方面的条款。”如果王位空缺是由于王朝覆灭造成的,则议会必须做出摄政安排。新的议会必须在30天内组成,且议会成员的数目为通常情况下的两倍。新的议会必须采取措施填补王位。

代理监国

“大公的头衔可以由血亲亲王代理,称为代理监国。这名代理监国的亲王必须是现任大公的血亲,且居住在大公国境内。代理大公在行使权力前,必须宣誓遵守《宪法》的规定。”(《宪法》第42条)

大公的头衔意味着权力。代理监国可能是临时性的,也可能是永久性的。代理大公的权力受委托书的约束。代理大公根据其使命采取的措施与大公本人采取的措施具有相同的效力,但是,大公有权在认为必要的时候,随时在委托书中添加任何限制性条款。

皇室成员亨利大公即位

2000年10月7日,卢森堡见证了让大公的退位仪式和亨利大公的即位仪式。

1999年12月24日,让大公宣布让位给长子亨利。在位近36年,让大公把王权“交给新一代”似乎是非常合情合理的,而且亨利王子担任两年代理大公的经历也有利于其治理国家。

2000年10月7日,让大公在约瑟芬·夏洛特大公夫人、亨利大公和玛丽亚·特雷莎大公夫人的面前,在大公宫殿签署了《大公退位书》。荷兰王后殿下、比利时国王和王后殿下、大公家族的其他成员、主要政治机构的代表和公众人物也出席了这一仪式。

退位仪式之后是即位仪式。即位仪式在议会大厦隆重开幕。宣誓过后,新任大公做了就职演说,他在演说中强调,他将兢兢业业、一往无前、不遗余力地完成新的职务所赋予的责任和使命。这一天,新任大公夫妇的亮相和两场正式的典礼仪式使首都的气氛十分热烈。

当天下午,大公一行来到圣母院大教堂参加感恩节活动后,回到了市政厅,并在市政厅签署了《卢森堡市金皮书》。离开市政厅后,王室成员与群众一起,漫步在首都的街道上。这一天在卢森堡军乐队的演奏声中圆满结束。

7)王朝的象征

徽章

2001年2月23日,亨利大公颁布的大公令确定了小号和中号的徽章;2001年6月23日颁布的大公令又确定了大号徽章。让大公佩戴的文章式样至今仍没有改变。

皇室颂歌

关于大公府的赞歌是受到喇叭声的启迪,还是受到骑兵号角的启迪已经无从考证了,因为这些16世纪以前的传说没有书面记载。赞歌的曲调始见于1581年印制的《Oude Geuzenlied》。1883年,威廉三世和爱玛王后造访卢森堡时,这一曲调又再度流行起来。数年后,阿道夫大公在Ons Heemecht听到了这首欢迎他的赞歌,当时作为国歌演奏。第一版卢森堡语的皇室颂歌歌词于1915年由Willy Goergen发表,纪念维也纳会议100周年。1939年,有人修改了歌词,但是并未固定下来。1919年,Nikolaus Welter在夏洛特女大公和费利克斯王子的婚礼上获得了灵感,为卢森堡拿骚波旁府制作了一首赞歌。随后,因发现第一章不合场景,Nikolaus Welter又删去了赞歌的第一章。每当大公家族的一位成员出席或离开典礼时,都要演奏皇室颂歌。

国庆节

国庆节旨在纪念君主生日。阿道夫大公于1890年即位后,国庆节定为7月24日;亨利四世时改为4月22日。自1913年起,国庆节定为6月14日,即玛丽·阿黛拉伊德女大公的生日。1919年,夏洛特女大公即位,国庆节随即改为1月23日。宫殿内部自1964年起,经历了巨大变化,氛围越来越温暖可人。1992年至1996年间,宫殿的更新工程竣工。1947年,大公夫人的生日被定为国庆节。

1961年12月23日颁布的大公令将6月23日定为大公生日的正式庆祝日,尽管这天并不是大公的生日。

庆祝活动从6月22日晚上开始,居住在埃施镇或其他镇的大公家族成员都来拜访。晚上十点左右,他们到达卢森堡,参加由本市各大协会组织的传统火炬游行活动。阿道夫大桥上有焰火表演。6月23日,卢森堡大教堂内的《感恩颂》和自由大道上的阅兵式同时上演。

8)大公的正式官邸

大公宫殿

《宪法》第44条指出:卢森堡和伯格城堡内的大公宫殿留作大公的府邸。大公宫殿在1572年至1795年间是市政厅,1795年是林业厅,1817年是卢森堡政府办公楼,1890年以来是君主行使职责的正式官邸。

现存房间的改建和院内新翼的建设势在必行。布鲁塞尔的建筑师Bordiau在国家级建筑师Charles Arendt的协助下,负责完成这项工作。

大公宫殿是16世纪后期西班牙文艺复兴时代的建筑。这种风格的建筑确实可以在伊比利亚半岛和西属尼德兰地区(尤其是阿姆斯特丹和布鲁塞尔)找到。

纳粹占领期间,大公宫殿被当作音乐厅和酒馆,这在卢森堡人民看来实在是暴殄天物。直到1945年4月4日,卢森堡人民终于又能面对站在宫殿阳台上的夏洛特女大公欢呼雀跃。